<span id="achdb"></span><span id="achdb"></span>
      1. <cite id="achdb"><li id="achdb"></li></cite>
      2. <span id="achdb"><output id="achdb"><b id="achdb"></b></output></span>

        <optgroup id="achdb"><li id="achdb"></li></optgroup>
      3. 學校公告:
        2023年招生即將開始,重點統招中等職業學校,入學即簽定學習協議,同時享受助學金補貼及貧困補助!
             
        在線咨詢
        菜單導航
        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 | 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

        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 | 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

            5月24日,教育部舉行“教育這十年”“1+1”系列發布采訪活動的第三場新聞發布會,聚焦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效。發布會主會場設在教育部,分會場設在廣東。









        發布會上,陳子季司長介紹了職業教育十年改革發展成效,一起來看——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介紹職業教育十年改革發展成效


        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和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加大力度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不斷增強職業教育對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適應性。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

        10年來,我國職業教育牢牢抓住大改革大發展的歷史機遇期,不斷打開視野、提高站位,統籌把握規模與內涵兩個維度,相繼邁上了3個相互銜接、層層遞進的大臺階:

        立足自身審視職業教育,加快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2014年,國務院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教育部等六部門印發《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其核心內容,就是堅持以體系建設為抓手,推動職業教育從規模擴張向內涵發展。

        立足整個教育體系審視職業教育,確立類型教育定位

        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之后,國務院出臺的“職教20條”開宗明義指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這一重大論斷明確了我國“一體兩翼”的現代教育體系,成為我國教育理論的重大創新。

        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審視職業教育,創造性提出建設技能型社會的戰略任務

        2021年,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職業教育大會,提出建設技能型社會的理念和戰略,加快構建面向全體人民、貫穿全生命周期、服務全產業鏈的職業教育體系,加快建設國家重視技能、社會崇尚技能、人人學習技能、人人擁有技能的技能型社會。這在更廣闊的視野上對職業教育發展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推動職業教育走上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新征程。

        回顧這10年,我國職業教育之所以能夠不斷固根基、補短板、強弱項、揚優勢,取得明顯發展,不僅是由于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生的歷史性變化、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給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巨大需求和堅實條件,也是因為職業教育發展始終把構建完整體系作為核心任務與邏輯主線,不斷創新制度設計、加大政策供給,努力把職業教育建設為一種對經濟社會和個體發展具有特定功能的教育、一種有著廣泛需求基礎的教育、一種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類型教育。



        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職業教育適應性更強


        面向市場、服務產業是職業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推動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策略。10年來,我們主動適應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變革,緊盯產業鏈條、市場信號、技術前沿和民生需求,對接新經濟、新業態、新技術、新職業,推進專業升級和數字化改造。兩次調整專業目錄,以產業、行業分類為主要依據,專業大類對應產業,專業類對應行業,專業對應職業崗位群或技術領域,出臺《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等專項規劃,力求在服務面向上突出“全”,在專業設置上突出“新”,在目錄架構上突出“特”。10年來,我們淘汰落后專業108種,升級和補充專業1007種,更新幅度超過70%。目前,全國職業學校共開設1300余個專業和12余萬個專業點,基本覆蓋了國民經濟各領域,使人才培養結構調整與需求結構變遷更好地對接起來,有力支撐了我國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同時,“一老一小”相關專業布點數近5000余個。調查數據表明,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

        全面深化產教融合職業教育辦學路子更寬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也是職業教育最突出的辦學優勢。10年來,國家層面陸續出臺并實施《關于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建設產教融合型企業實施辦法(試行)》《職業學校校企合作促進辦法》等一系列政策,開展現代學徒制、產教融合型城市等一系列試點,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鼓勵行業企業全面參與教育教學各個環節,推進產教融合、校企一體辦學,促進專業與產業、企業、崗位對接。校企合作已呈現出多樣化格局。全國組建了1500多個職業教育集團(聯盟),涵蓋了企業、學校、行業、科研機構在內的4.5萬余家成員單位,形成了資源共享、責任共擔、合作發展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辦學模式。世界500強企業中,有175家企業參與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在全國培育了3000多家產教融合型企業、試點建設了21個產教融合型城市,構建起以城市為節點、行業為支點、企業為重點的產教融合新模式。在“土地+財政+稅收”政策激勵下,職業學校與企業共建實習實訓基地2.49萬個,年均增幅達8.6%,現代學徒制試點覆蓋1000多個專業點,惠及10萬余學生(學徒),逐步形成專業共建、人才共育、過程共管、資源共享、責任共擔的校企合作新局面。



        ? 国产成人a区在线观看视频